管人与中之人

管人人一直以来都禁止讨论管人的中之人,逐渐形成了一种饭圈规矩。本文从一种新角度讨论了这一规则在各种情形下的形成原因和合理性。

笔者认为,这一规矩的合理与否与管人的类型有关。

一般的,管人可以分为所谓个人势和企业势。众所周知,最早的管人是由企业所推出,而不允许讨论中之人的规矩自然也是在那时逐渐形成的。

管人人看管人,看的是什么,显然是管人的魂,否则每当出现涉及中之人替换的事件时不应有那么剧烈的反应。管人主播所提供的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自然直接由中之人所创造,显然,不是这一中之人就无法生产这样的内容

一些企业将中之人称作演员(役者),表明管人其实是一种人物的演绎,但我们从古至今从未听过允许讨论角色而不允许讨论其演绎者。这种隐去角色演绎者的形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职业:替身演员。替身演员为演员创造其无法创造的,角色的一部分内容,但却无法与角色的演员相提并论,最多只能在片尾长长的参演人员里一闪而过。许多人认为替身演员应该得到更多的曝光度,否则,其付出与所得并不相符。

那么管人的中之人是不是一种替身演员呢?显然不是,因为在这一情形下,不存在所谓真正的演员,替身自然也无从谈起。假如我们将中之人看做一种替身演员,那么占据了真正的演员的位置的又是谁呢?

企业。笔者认为,割裂管人与中之人实质上是一种对中之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管人与中之人的割裂实际上不利于中之人。一位演员参演了A电视剧,由于演绎出色而走红,当A剧集完结后,这位演员在参加其他剧集的试镜时自然可以获得加成,更容易获得其他的工作。管人并不是可以永远演绎下去的事物,总有一日,管人也要退休,也要毕业,那这之后,中之人可以从这段工作经历中获得未来的加分吗?由于禁止讨论中之人的规则的存在,这样的价值迁移会变得更难。

有些人提出,中之人在演绎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经济收益。是的,但是,声优参演动画、演员参演电视剧,一样是可以获得经济收益的。我们并没有看到管人中之人因为不公开身份而获得比其他公开身份的演绎更多的报酬。而不公开中之人身份是可以获得好处的,企业可以降低撤换中之人所受到的阻力。企业将独一无二的中之人的形象淡化,让这一位置变得可替换,甚至可复制,无疑是对中之人的价值剥削。从反面看,不允许讨论中之人给中之人带来的好处我们也很难看到。当前一些主动公开了中之人身份的管人,也并没有因为公开了中之人身份而更不受人欢迎

这一推论并不适用于个人势,因为个人势管人自己雇佣自己。有部分个人势管人由于其所在圈子的某些乱象选择隐藏身份,这和其自身的利益相符,自然是可以理解并且应该被尊重的。但大多数管人恐怕只是没有想太多,只是因为大家都不允许讨论那自己也不允许讨论好了。殊不知,管人由企业先推出,企业制定的规矩未必有利于个人势。

那么管人人为什么要顺着运营的思路不讨论中之人,甚至自发地去维护这一规则呢。这恐怕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但可以发现的是,近年来无论在哪一行业,粉丝们都更加遵守运营所指定的规则了,越来越多的人会将运营方式全盘接受并自发的加以推广。而民意或者说群体习惯的惯性是巨大的,一旦形成恐怕在这一行业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以一种饭圈规则的形式存在,新加入的粉丝会被快速科普这一规矩,不遵守这一规矩的新人会被群起攻之而退出这一圈子,最终达到圈内和谐。


第二部分笔者将会分析这种现象的未来发展。

首先笔者认为这样的规矩只是一层一触即破的伪装。我们将管人粉丝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 路人粉 – 一般不归入真正粉丝,只是偶尔看到点个关注之类的,自然也不会深究。
  • 一般粉丝 – 字面意思,一般粉丝。
  • 核心粉 – 为艺人大量消费的粉丝,也是运营最看重的粉丝群体。

特别的,在核心粉丝中我们还要划分出一类人,这些人热衷传教,力图扩大粉丝群体范围,通常通过建立字幕组、转推号等方式扩大影响。这些人在传教的同时其实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这类人,笔者按照饭圈的常见称呼称之为大佬

笔者认为,如果一位管人的中之人信息已经被特定,那么在核心粉群体中将会无人不晓。而大佬们维护这一情报的稀缺性,即尽量防止该情报进一步扩散至一般粉丝和路人粉丝群体中去。

对于管人来说,饭圈情报的二手性较为明显,由于粉丝基数较大、粉丝平均年龄较低、不可抗力的网络连通性,许多粉丝需要从大佬处获得二手情报而非直接获得一手情报,因此大佬们实际上掌握了一定的舆论引导力。

当大佬都放弃阻止中之人情报进一步扩散时,中之人情报会加速扩散。这种情况通常在以下几种事件中发生。

  • 管人本身跳出来。例如游戏部事件,中之人不得不以自己的真实身份爆料,且事件的严重性让中之人情报不再是主要矛盾。我们看到在此事件中,很多核心粉丝反而开始给一般粉丝科普中之人的信息。
  • 人尽皆知,无再保护的必要。

随着管人的快速上升期逐渐结束,有一部分泡沫将会消失,笔者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从管人市场撤出,劳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自然也会有中之人争取自己的权利,这样的事件可能会发生更多。

目前有一些声优进入了管人市场,这类管人通常直接会公开中之人信息。一方面是希望从声优本人的人气引流,另一方面事务所也会保护自己的声优的权益。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类型管人有成功的案例,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当管人的演绎从雇佣转变成商业合作时,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吧。

2020年5月6日于杭州

“管人与中之人”的2个回复

  1. 其实我觉得选择虚拟形象出道,可能自己本身就不太想暴露自己线下的真实身份。原本这些人在线下就是社恐,虚拟形象其实给这些人机会敞开心扉和观众交友。等有了稳定的观众,建立信赖后,自然直播会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然,部分老人可能会强制要求新人遵守不去谈论的惯例,但是如果中之人默许甚至公开允许,那其实是拦不住新人的,毕竟人类对未知的人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嘛。

    1. 文中已经讨论了这些人,还请阅读倒数第二段。现在爆炸的管人市场,新加入的人有多少是真的不想暴露身份,有多少只是按原先的规矩呢。
      此外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企业势管人,对于以艺人身份加入企业的管人,“和观众交友”这样天真的目的不大现实吧,我认为只有少部分个人势抱着这样的想法。
      “中之人默许甚至公开允许”,这种情况实际上越来越多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